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, 2017的文章

MOOC 中的同儕互評機制(二):MOOCs 中互評機制的成效與影響

前情提要: 為什麼 MOOCs 需要互評機制? 說到在 MOOCs 中實施互評的機制,從教學方的觀點,最關心的當然是互評的準確性了。關於這點,近二十年有許多現場的教育工作者在實驗性的使用互評之後,對得到的結果進行分析。在 Falchikov 和 Goldfinch 在上世紀末的研究(註3)中,互評機制在高等教育的實體課堂中展現了潛力,結果顯示互評的結果和教師批改的成績之間有顯著的相關(r=0.69);在中學的實體課堂中,甚至曾有相關性達到0.9以上的結果出現(註4)。然而,MOOCs 的學習者來自不同的年齡層、語言、專業背景,他們之間的同質性,比起實體課堂中的學生低得多;我們可以預期,由於學習者之間的差異更大,互評的準確性在 MOOCs 的世界中應該需要打一些折扣。 除了驗證互評的準確性之外,從眾多的研究中,學者們也漸漸為互評機制發展出了一套依循的準則;其中最為重要的,就是「教學方應提供清楚、實際、易懂、一致的評分標準讓評分者參照」,這樣的評分標準也就是所謂的 Rubrics,我們將在下一段中詳細討論。其他的準則如:避免將評分標準切得過細(註5)、評分者的數量最好介於3~6個之間(註6、7)等等,漸漸成為了現今主要 MOOCs 平台上,被教學方廣泛採用的準則。 而從學習方來看,互評機制的成效有好有壞。雖然為他人評分的過程對學習的幫助早已被證實,但學習者最在意的成績,則很容易在互評機制中受到影響,而研究結果也顯示,學習者對於互評機制的滿意程度普遍不如教學者。一方面,學習者只能看到自己的作品經過互評後的結果、以及和自己期待上的落差,卻無從與其他人比較,有見樹不見林的效應;二方面,單一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本來就可能導致錯誤的期待(註8)。有趣的是,雖然學習者並不一定滿意自己從互評機制中得到的成績,卻普遍支持保留互評機制(註9);畢竟對於學習者來說,即使由較具權威性的教學者來評分,也一樣會有主觀評分的問題(註10)。

MOOC中的同儕互評機制(一):為什麼 MOOCs 需要互評機制?

同儕互評( Peer assessment )並非是隨 MOOCs 產生的新概念;在傳統教育中,關於自評( Self assessment )以及互評的討論已經有相當久的歷史。所謂自評和互評,指的就是學生為自己或同儕的學習表現評分的這個動作,通常會經過教師的引導。自評和互評除了節省教師時間,也提供了快速回饋的功能;也有研究發現,它們對於學生掌握課程內容都有正面的影響(註1)。 互評機制的使用,通常伴隨著幾個重要的問題:被評分的項目是否非常重要?學生的評分表現是否夠接近教師的水準?評分的標準是否能公開透明、減少主觀成分?通常,在傳統教育中,教師就是依照這些考量,決定是否將互評運用在教學中。於是,在求學的過程中,我們很少有機會在學期考試、極為困難的科目、或是作文批改當中,遇到互評的狀況。 然而,互評機制在 MOOCs 中卻不再僅僅扮演輔助的角色;有時,互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選擇。有別於傳統的課堂教學,一堂 MOOCs 課程的學生動輒成千上萬;當學生數量膨脹到再大的教學團隊都負荷不了,教學者再也不可能靠著自己的專業知能來評分,勢必得另尋出路。當然,一部分的問題可以透過自動化的批改來解決;然而現今的自動批改技術,大約僅限於處理含標準答案的選擇題、填充題,以及經過限制的程式碼。對於文章、數學證明或設計等創造性的作品,自動批改尚無能為力(註2)。這時,MOOCs 教學者面臨到一個困境:是要咬牙放棄較具創造性的學習活動,將所有的活動限制在自動批改能處理的形式,還是大膽的將創造性學習活動交給學習者來評分呢?